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历史常识中的淮海战役-备考资料-昆明云学教育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备考资料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历史常识中的淮海战役

2025-04-10 16:01 5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历史常识中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此次战役实现了将国民党主力部队尽可能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部署。

01时间

1948年11月6日 至 1949年1月10日

02地点

淮海地区,以徐州为中心。

03性质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04淮海战役总前委

中国共产党淮海战役总前敌委员会,淮海战役总前委一共由五个人组成,他们分别是刘伯承,时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中原局副书记;邓小平,时任中原野战军政委、中原局书记;粟裕,时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谭震林,时任华东野战军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

05结果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

06意义

淮海战役的意义就如毛泽东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07伤亡情况

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

08评价

陈毅在总结淮海战役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刷题巩固

(多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决战有(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ACD

解析: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决战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具体如下:

辽沈战役: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1 月 2 日,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此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国民党军队总兵力下降到 290 万人左右,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上升到 300 万人左右,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

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 6 日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1948 年 11 月 29 日至 1949 年 1 月 31 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而 B 选项渡江战役发生于三大决战之后,1949 年 4 月 21 日至 6 月 2 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南的大片地区。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Copyright © 2025-2026 航帆培训 & 云学教育 滇ICP备2023014141号-1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