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战|关于“甲流病毒”的考点-备考资料-昆明云学教育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备考资料

行测备战|关于“甲流病毒”的考点

2025-03-25 17:56 1

关于“甲流病毒”的6道选择题及其答案和解析:

1. 甲流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

A. 乙型流感病毒
B. 甲型流感病毒
C. 丙型流感病毒
D. 丁型流感病毒

答案:B

解析: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选项B正确。

2. 甲流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空气飞沫传播
B. 黏膜接触传播
C. 母婴传播
D. 物品接触传播

答案:C

解析:甲流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黏膜接触和物品接触等途径传播,母婴传播不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选项C错误。

3. 以下哪项不是甲流病毒的典型症状?

A. 发热
B. 咳嗽
C. 喉咙痛
D. 严重腹泻

答案:D

解析:甲流病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而严重腹泻不是其典型症状,可能出现在部分患者中,但不是普遍现象,因此选项D错误。

4. 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A. 多喝热水
B. 接种疫苗
C. 服用抗病毒药物
D. 多运动增强免疫力

答案:B

解析: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包括甲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因此选项B正确。

5. 关于甲流的治疗,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
B. 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C. 非甾体抗炎药是首选治疗药物
D. 支持性治疗包括多休息、多饮水

答案:C

解析:虽然非甾体抗炎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治疗流感症状,但并非首选治疗药物,且可能引起出血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在甲流治疗中,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是更常用的方法,因此选项C错误。

6.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预防甲流病毒传播的个人卫生习惯?

A. 勤洗手
B. 戴口罩
C. 接触流感患者后不立即消毒
D.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答案:C

解析:勤洗手、戴口罩和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都是预防甲流病毒传播的有效个人卫生习惯。而接触流感患者后不立即消毒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选项C错误。

以上选择题及其答案和解析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甲流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


关于“甲流病毒”的考点清单:

一、基本概念

  1. 定义: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病毒类型: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为常见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

  3. 病毒变异: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

二、传播与感染

  1.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 黏膜接触传播: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物品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 气溶胶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更重。

三、症状表现

  1. 典型症状

    • 发热:通常高于38°C,持续时间长,可能持续3~5天或更长时间。

    • 咳嗽:干咳或带痰咳嗽。

    • 喉咙痛:喉咙疼痛或灼热感。

    • 流鼻涕:鼻塞、流涕。

    • 身体疼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

    • 乏力:感觉疲倦和虚弱。

  2.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 并发症: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甲流可能导致肺炎、心脏病等并发症。

四、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每年接种一次。

    • 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洗手;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在疫情高发期间戴口罩。

    •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 健康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校内晨午检和全日观察。

  2. 治疗

    • 药物治疗: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对症治疗: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止痛药等来缓解症状。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引起出血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 支持性治疗: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呼吸急促或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

    • 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Copyright © 2025-2026 航帆培训 & 云学教育 滇ICP备2023014141号-1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