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历史常识中的长征-备考资料-昆明云学教育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备考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历史常识中的长征

2025-03-17 10:41 2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历史常识中的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01时间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02性质

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

03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

04原因

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红军长征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05目的

北上抗日、摆脱敌军“围剿”。

06主力部队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

07红军的长征路线

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08发展阶段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09长征途径省份

红一方面军: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

红二方面军: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

红四方面军: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

10长征结束

红军长征史上最后一次会师在宁夏将台堡,至此,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1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以及会议

1、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8日召开,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等,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3、毛儿盖会议

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儿盖举行会议,在会上,中央一些领导人与分裂路线进行了坚决斗争,挫败了分裂红军的企图。

4、湘江战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

5、遵义战役

红军长征以来歼灭国民政府军最多的一仗,此次巨大胜利打击了国民政府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为红军彻底跳出国民政府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体现了遵义会议改变军事领导人后红军在正确军事路线指挥下发挥的巨大威力。

6、四渡赤水战役

遵义会议之后,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充分体现出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指挥才能。

7、巧渡金沙江

毛泽东同志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指挥红军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使红军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8、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此次战役也发生在四川省,即战略转移之后。

9、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红四团官兵顶着大雨,一昼夜奔袭120公里,最终冒着枪林弹雨夺下泸定桥。

10、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和国民革命军东北军在陕西省富县境内发生的战斗。此次战役是以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为背景,面对国民党五个师,兵分东、西两路趁红军立足未稳而加以围歼的企图,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指挥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地区打的一场歼灭战,发生在红军长征的结束阶段。

12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

13扩充考点

1、中国十大元帅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是陈毅。

2、歌曲《十送红军》

全词主要描述1935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进行长征时的情景。

3、《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1936年2月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所做,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了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刷题巩固

(单选)红军长征中,哪次战役最突出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指挥才能(  )。

A.飞夺泸定桥

B.强渡大渡河

C.四渡赤水

D.直罗镇战役

答案

C

解析: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军事生涯的 “得意之笔”。1935 年 1 月到 3 月下旬,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进军川黔滇边;二渡赤水,发起遵义战役;三渡赤水,由遵义转进川南;四渡赤水,把敌军甩在乌江以北,成功地化被动为主动。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妥善处理了 “打” 和 “走” 的关系,实行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的战略决策,在广阔的战场上采用大规模的运动战,采取大踏步进退的战术,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大幅度地迂回,赢得了我军许多局部优势和主动。同时,红军的行动始终突出一个 “奇” 字,战略战术变幻莫测、不依定法,使蒋介石的部队根本无法摸清红军的战略意图,而红军则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而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虽然也是长征中的重要战斗,但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战斗精神。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首次战役,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创造了条件,主要是在毛泽东战略方针指导下,红一方面军集中兵力取得的胜利,其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指挥才能的全面性、典型性不如四渡赤水战役。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Copyright © 2025-2026 航帆培训 & 云学教育 滇ICP备2023014141号-1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